净网—2025|网警提醒:别把AI用错了地方!(公安部网安局)
随着AI生成技术的普及,只需简单输入文字指令,就能生成以假乱真的图像、视频,这不仅让谣言传播门槛大幅降低,更让不少人在“猎奇”“博流量”的驱使下,触碰法律与道德的红线。近日,山东威海网安部门查获两起通过AI编造、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。
随着AI生成技术的普及,只需简单输入文字指令,就能生成以假乱真的图像、视频,这不仅让谣言传播门槛大幅降低,更让不少人在“猎奇”“博流量”的驱使下,触碰法律与道德的红线。近日,山东威海网安部门查获两起通过AI编造、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。
近日,公安部发布的2025年第1号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公告》,由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8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正式发布。标准具体内容如下:
10月13日,公安部批准《互联网交互式服务安全管理要求第12部分:网络直播服务》等19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,并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,现予以公告。其中,标准编号为GA 1277.13-2025,名称为《互联网交互式服务安全管理要求 第13部分:网络支付服务》
2025年10月23日,公安部批准《互联网交互式服务安全管理要求 第12部分:网络直播服务》等19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,并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,现予以公告。
今年是大连公安建警80周年,大连公安推出系列报道——八十载80个记忆。从珍藏物件、荣耀警队、尘封大案、红色警迹等,还原峥嵘岁月,重温不朽记忆,从红色血脉中见证忠诚信念,从崭新图景中凝聚奋进力量。
随着“双十一”购物热潮来临,网络空间的“风险寒霜”也在悄然蔓延。此时,我们的网络安全意识更需主动“升温”。网警提醒:网络安全防线需随“寒”加固,这份暖身指南帮你守好网络安全关。
10月份,余先生收到一条快递取件短信,然而,他去取件时却找不到包裹,于是拨打短信中预留电话询问。电话接通后,对方自称抖音客服,说余先生开通了抖音月付功能,如果不关闭,每月需扣费800元。余先生要求关闭服务,在对方的指导下下载了一款App后,手机突然陷入黑屏。无
近日,张女士接到一个电话,对方自称抖音客服,说她开通了抖音直播,免费期一年,到期了需要支付1000元/年,还让张女士到抖音里搜索到了自己的“合同”。张女士马上表示要取消,对方引导其下载一款叫“抖音服务助手”的App,然后让其先关闭免密支付(目的是偷看密码)。客
先说最近一例,广东佛山的。36岁的栗某在短视频上发了条“有人因感染基孔肯雅热抢救无效死亡”的视频,配了很煽情的文字,结果本地气氛被带得慌。网警查了才知道根本没这事,纯粹为博眼球编出来的。把病死的事随手捏编,很容易把普通人吓得手足无措,影响公共秩序,代价不小。
首先开始的“引流环节”,通俗的讲,就是诈骗团伙在海选目标,可能我们只是接到一个电话、收到一个快递、点开一条短信,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发生了什么,就已经掉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。
首先开始的“引流环节”,通俗的讲,就是诈骗团伙在海选目标,可能我们只是接到一个电话、收到一个快递、点开一条短信,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发生了什么,就已经掉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。
首先开始的“引流环节”,通俗的讲,就是诈骗团伙在海选目标,可能我们只是接到一个电话、收到一个快递、点开一条短信,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发生了什么,就已经掉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。
全国公安机关按照“净网—2025”专项工作部署,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谣言突出网络违法犯罪,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,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。近日,公安部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。
刘某明 、李某洋 、方某庆 :盛某琳虚假摆拍“上海老伯捡拾名包后向失主勒索5万元”网络谣言案;刘某峰编造传播“进入云南玉溪城区必须缴费200元"网络谣言案;
当AI工具能一键生成视频,当摆拍剧本精心设计,网络谣言正以新形态挑战社会信任体系,公安机关的这次集中曝光揭示了哪些深层信号?
近日,上海公安网安部门查明,刘某明(男,34岁)经营一家奢侈品回收店,为提升店铺知名度、吸粉引流,伙同店铺员工李某洋(男,25岁)通过经纪公司招募方某庆(男,62岁),前往太古汇摆拍了内容为“上海老伯捡拾名包后向失主勒索5万元”的虚假视频后,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
全国公安机关按照“净网—2025”专项工作部署,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谣言突出网络违法犯罪,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,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。10月20日,公安部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。
就在昨天(2025年10月20日),公安部公布了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的典型案例,其中至少5起细节已查清,涉及上海、云南、浙江、四川、山西等多个省市。这些谣言并非偶然误传,而是有人精心策划、刻意摆拍,甚至动用AI工具批量生成虚假内容,目的只有一个——吸粉引流。
全国公安机关按照“净网—2025”专项工作部署,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谣言突出网络违法犯罪,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,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。今日,公安部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。
全国公安机关按照“净网—2025”专项工作部署,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谣言突出网络违法犯罪,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,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。今日,公安部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。